
PDA防爆等级选择需先识别现场爆炸性物质类别(气体ⅡA-ⅡC或粉尘ⅢA-ⅢC)与区域(0/1/2区或20/21/22区),再匹配对应防爆标志中的温度组别(T1-T6)与保护级别(Ga/Gb/Gc);同时兼顾IP防护、跌落强度、无线制式及数据采集功能,确保在危险环境中既合规又可靠运行。
一、明确危险场所分类
分区标准:我国GB 3836系列将气体环境划分为0区(持续存在爆炸性气体)、1区(可能偶然出现)、2区(极少且短时出现);粉尘环境对应20、21、22区。
物质类别:气体分为ⅡA(丙烷)、ⅡB(乙烯)、ⅡC(氢气),危险性依次升高;粉尘分为ⅢA、ⅢB、ⅢC,ⅢC导电粉尘最易爆炸。
只有先确定分区与物质类别,才能缩小防爆等级范围。
二、读懂防爆标志
典型标志为“Ex ib ⅡC T4 Gb / Ex ib ⅢC T130 ℃ Db”。
Ex:符合中国防爆标准;ib:本质安全型,允许在1区使用;
ⅡC:可用于所有Ⅱ类气体;T4:设备表面温度≤135 ℃;
Gb:设备保护级别,适用于1区。
若现场仅存在ⅡA气体且为2区,则“Ex ic ⅡA T6 Gc”即可满足,降低采购与维护成本。
三、温度组别的选择逻辑
爆炸介质的点燃温度决定温度组别:
氢气(ⅡC)约560 ℃,T1-T6均可;
乙烯(ⅡB)约425 ℃,需≤T2;
丙烷(ⅡA)约470 ℃,需≤T1。
实际选型时,优先选T4(≤135 ℃)或更高等级,以覆盖更多场景并留足安全裕量。
四、粉尘防爆不可忽视
粉尘爆炸能量高、破坏大。若现场同时存在气体与粉尘,应选“气体+粉尘”双认证机型,如“Ex ib ⅡC T4 Gb / Ex ib ⅢC T130 ℃ Db”,确保在21区铝镁粉尘或22区煤尘环境同样安全。
五、综合性能与功能匹配
防护等级:至少IP65,防止粉尘及喷水进入;若需短时浸水,可选IP67。
机械强度:1.2-1.5 m跌落、0.5 m滚落1000次为工业常规指标。
无线通信:石油、化工罐区通常屏蔽严重,需支持双频Wi-Fi及4G/5G全网通,确保数据实时回传。
数据采集:巡检场景多需一维/二维扫描、RFID、NFC,部分场景需红外测温或热成像,可按需选配。
六、实施流程建议
现场评估: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出具危险区域划分与介质分析报告;
等级对照:将报告中的分区、类别、温度数据与防爆标志逐一比对;
样品实测:在最高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,确认表面温升符合T4或T6要求;
定期复审:每2-3年复查一次防爆合格证及现场介质变化,必要时升级设备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,实现PDA在危险环境中的高效、稳定运行。
深圳市群索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755-23230696
网址:www.szqunsuo.com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宝田一路易赛科技园A座4楼